簡 況
國名:挪威王國 (The Kingdom of Norway,Kongeriket Norge) 獨立日:6月7日(1905年) 國慶日:5月17日(1814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8。旗地為紅色,旗面上有藍、白色的十字形圖案,略偏左側。挪威曾在1397年與丹麥、瑞典結成卡爾馬聯盟,為丹麥所統治,所以國旗上的十字源自丹麥國旗的十字圖案。挪威國旗有兩種,政府機構懸掛燕尾式國旗,其他場合懸掛上述橫長方形國旗。 國徽:為盾徽,紅色的盾面上直立著一只金色獅子,頭戴王冠,持金柄銀斧。金獅是力量的象征,銀斧是挪威自由的保護者圣奧拉夫的武器。盾徽上端是一頂鑲嵌著圓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國歌:《對!我們熱愛祖國》 國鳥:河鳥 國家政要:國王哈拉爾五世 (Harald V),1991年繼承王位;首相斯托爾滕貝格 (Jens Stoltenberg),2005年10月任職。
人口:460.5萬(2005年1月)。96%為挪威人,外國移民約占4.6%。有薩米族約3萬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官方語言為挪威語,英語為通用語。90%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奧斯陸(Oslo),市區人口約53萬(2005年1月)。 行政區劃:全國設1市18郡,下設454個市政:奧斯陸(市)、阿克什胡斯、東福爾、海德馬克、奧普蘭、布斯克呂、西福爾、泰勒馬克、東阿格德爾、西阿格德爾、羅加蘭、霍達蘭、松恩-菲尤拉訥、默勒-魯姆斯達爾、南特倫德拉格、北特倫德拉格、諾爾蘭、特羅姆斯、芬馬克。 貨幣:挪威克郎
經濟:挪威是擁有現代化工業的發達國家。現有可開采原油蘊藏量為42.8億立方米,天然氣4萬多億立方米。其他礦產資源有:煤2-5億噸,鐵0.3億噸,鈦0.18億噸。水力資源豐富,可開發的水電資源約1870億度,已開發63%。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漁場。農業面積10463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329平方公里。副食基本可自給,糧食主要靠進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傳統工業部門有機械、水電、冶金、化工、造紙、木材加工、魚產品加工和造船。西歐最大的鋁生產國和出口國,鎂的產量居世界第二,硅鐵合金產品大部分供出口。70年代興起的近海石油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為西歐最大產油國、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主要旅游點有奧斯陸、卑爾根、勒羅斯、北角等地。
新聞出版:1999年全國出版各種日報65種,日平均發行量229萬份。另有其他報刊約110種。主要報紙有《晚郵報》、《世界之路報》、《日報》、《卑爾根時報》等,其中發行量最大的《世界之路報》。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RK)1933年建立,分廣播、電視兩部分,隸屬文化部。 挪威通訊社 (Norwegian News Agency) (Norsk Telegrambyra -- NTB) 創建于1867年9月1日,是挪威唯一的通訊社,總社設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屬于挪威報紙聯合股份公司性質。最高決策機構是報業代表大會及其常設委員會。經理和主編由委員會任命,領導日常工作。挪通社在經濟上依靠全國115家報紙付給的電訊稿和圖片訂費。挪通社在國內無分社,只在卑爾根和特隆漢姆兩大城市派有常駐記者。國內新聞主要通過各地報紙指定的報道員提供。挪通社在議會中專門派有報道組。國際新聞主要依靠轉發路透社、法新社和合眾國際社以及北歐各國通訊社的電訊。挪通社與德新社和塔斯社等許多通訊社都訂有交換電訊合同,同北歐各國通迅社保持密切合作,同他們在北京、華盛頓、莫斯科和波恩聯合派有常駐記者。有時,還聯合派出記者到外國采訪報道。挪通社1974年和新華社就曾相互交換新聞換文。 外交:挪威以同北約合作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礎。積極發展與歐盟及北歐的合作,同時與鄰國俄羅斯維持睦鄰關系。近年來,進一步加強與歐盟、美國、俄羅斯及周邊國家的關系,更加重視發展與亞太國家的聯系,努力拓展外交空間,通過聯合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挪威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北歐理事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54年10月5日,挪威與中國建交。2007年3月,斯托爾滕貝格首相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