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考試季臨近,社會公眾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再度升高。對中國教育現狀的反思和討論也隨之升溫。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高昂的擇校費、應試壓力、刻板的教學方式……飽受詬病的現行教育制度與逐年升溫的“教育移民”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來自中國的投資移民申請案件每年以倍數的速度超速增長,其中,至少超過半數人直接動因都是源自孩子的教育。
近年來,“教育移民”同時成為移民和教育領域共同的關鍵詞,業內人士指出,每年的上半年至當年暑期之前,都是移民市場的旺季,而申請人比較集中的國家,都是全球公認的教育先進國家。如傳統投資移民國家加拿大,在中學教育中已然普及學分制,而近兩年持續火爆的美國投資移民,大多數申請人看中的正是其以常青藤為代表的自由、開放、充滿創造性的教育制度。
進入4月份,無論是留學機構還是投資移民服務機構都進入“旺季”,咨詢人數和申請人數都顯著增加。記者走訪時發現,前來咨詢或辦理的基本都是家長,目的只有一個:送孩子到國外接受教育。
“嚴格來講,移民和留學屬于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生命題,是沒有辦法比較孰優孰劣的。”北京錦國怡凱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寧立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僅從送孩子出國讀書這個層面上來考慮的話,很多家長傾向于從費用上拿兩者來做比較。”
一位希望通過辦理加拿大投資移民送女兒到加拿大讀書的林女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女兒現在13歲半,如果一年半后順利拿到簽證,女兒就可以以居民身份到加拿大讀高中,高中畢業后直接讀加拿大的大學。加拿大是12年的義務教育,整個高中階段免收學費,且政府每年會給每個18歲以下的兒童約合人民幣11000元的補貼,同時,大學階段的學費每年至少節省10萬人民幣。這樣算下來,能節省的費用就包括:在國內讀好高中的擇校費、高中三年的學費、高中畢業后留學一年的預科的學費和生活費、大學四年節省的學費……林女士算下來,能節省的費用超過100萬。
而辦理加拿大投資移民,以目前的行情算,全家所需費用約為66萬人民幣。這樣對比下來,林女士認為先移民后留學顯然更為劃算。
除了費用上的優勢,吸引林女士的當然還有成功移民之后所能享受到的更為寬泛的高校選擇機會和政策方面的優待。
當以高考(論壇)為導向的現行教育制度導致升學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競爭越來越“慘烈”時,越來越多像林女士這樣的家長選擇加入移民大潮,在他們看來,望子成龍不一定非要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
把根留住 移民家庭的不二選擇
“成功移民之后,幾乎所有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對中國文化和中國身份從情感上認同。”寧立先生介紹說,“新移民來對什么是中國、什么是中國根有著比普通中國人更為強烈的感情和認知,他們希望這種感情和認知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因此多數新移民家庭都非常注重孩子的中文及中國文化方面的教育。”
極少有新移民家庭會選擇讓孩子完全脫離中文環境和中式教育,讓孩子自幼接受純粹的西式教育。林女士介紹說,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她和先生就萌生了帶著孩子移民到國外,讓孩子在國外接受教育的想法,但是考慮到當時孩子還小,漢語根基薄弱,對中國的記憶模糊,對家鄉和民族文化缺乏認知,很容易被“全盤西化”。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重要性的增強,掌握流利的中文、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有一些了解,對孩子在未來國際化的競爭中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隨著華人力量的日益強大,學習中文成了一種時尚,華人家庭的孩子就更要打好中文基礎。”林女士說。
多大出去合適?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
在決定移民的過程中,家長們要權衡的遠不僅僅是孩子教育的費用問題,孩子接受不同文化和不同教育方式的最佳年齡階段也是家長們極為關注的。
寧立先生在采訪中表示,根據錦國怡凱多年來成功幫助諸多家庭實現國外身份、順利渡過移民磨合期中積累的經驗,建議至少讓孩子在國內讀完小學五年級,然后到國外接受初中及高中的教育。
根據教育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2000個常用漢字,具備了基本的漢語聽、說、寫作能力。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中國文化已經有了基本的認同,在此基礎上再到國外的教育環境中進行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孩子未來的知識構成和能力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另外,如何平滑地銜接各個教育階段也是父母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在實際申請中,需要結合家庭和孩子的情況,合理計劃投資移民申請和辦理的時間。比如辦理加拿大投資移民,最快也要16-18個月(曼尼托巴省),魁北克省及聯邦省都要2-3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如果是要移民曼省,需要從孩子3年級就開始相關準備,如果是要去魁北克或者聯邦,這個時間就需要提前兩年了。孩子享受彼國公民待遇的時候,正好是接受中學教育的階段,這是比較理想的。
同時,寧立先生指出:投資移民是個復雜的決策過程,作為家長一定要將個人的職業規劃與孩子的教育問題通盤考慮,不要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