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機上不提供免費餐食、航班延誤不賠償等差異化服務,讓國內首家廉價航空——春秋航空不時成為媒體和旅客關注的焦點……盡管并非坦途,但春秋航空卻安全飛過了五年,并且年內有望飛向“國際”。昨日,記者從春秋航空獲悉,近日該公司已拿到了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的國際《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向記者介紹,此舉意味著春秋航空已從經營、運行兩方面獲得了開辟國際航線的資格,這也標志著國內首家廉價航空將飛向國際民航市場。
廉價航空將先飛亞洲
根據春秋航空的目標,有關開通國際航線的工作,應在今年年內完成。張武安介紹,春秋航空針對上述航空市場的準備工作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包括市場論證、人員培訓、合格審定、外文網站介紹、尋找合作伙伴等,并已向民航局提交了具體的航線申請,先期或將開通上海至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茨城、韓國濟州島4條航線。
票價仍會低于市場
在國內作為新生事物的廉價航空,盡管旅客對差異化服務爭議不斷,但這種爭議聲相對早幾年已明顯小了很多。而春秋航空的航線市場觸角也開始越伸越廣,開航五年來,春秋航空國內航線已達到40余條。“平均上座率達到95%以上。”張武安說。
超低機票,一直是春秋航空在國內航線上最誘惑旅客的“大旗”,尤其是它在國內航線中推出的99元系列機票,讓許多旅客不得不動心。那么,春秋航空在國內市場中推行的“平民飛行時代”還會延續到國際航線上去嗎?
“目前處于前期籌備階段,盡管具體票價標準以及最高折扣是否會封頂還不好確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我們的機票仍會低于市場票價。而且,我們對廉價航空的國際航線市場仍然看好,對上座率同樣有信心。”張武安說。
據了解,春秋航空雖然已將目光投向國際航線,但仍希望將精力集中于國際旅游航線上,并且會避開與亞洲其他廉航、或傳統航空公司展開正面競爭,選擇落戶一些規模較小的機場。